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谱谱风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11613|回复: 16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多声部歌谱] 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(无伴奏合唱谱)!

  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0-3-27 20:49:0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      歌曲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来自网上中国广播合唱团:无伴奏合唱专辑《人声极限》,制谱参照了来自网上同名单声部歌谱。其余只能靠听、记了。限于水平,错漏难免。特来向老师们请教。谢谢!

 

歌谱连接地址:http://www.ppfeng.com/gp/QMshow.asp?id=14876

http://www.ppfeng.com/gp/QMshow.asp?id=14875 

 

 




 

 


jDmzAtNd.png (49.86 KB, 下载次数: 91)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VgOYjoti.png (70.49 KB, 下载次数: 89)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hQSnegSt.png (60.8 KB, 下载次数: 103)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6UNYVPlb.png (73.91 KB, 下载次数: 83)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D0Nk9WDS.png (67.59 KB, 下载次数: 113)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bgzf6ls0.png (80.55 KB, 下载次数: 80)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T2HVKMal.png (81.49 KB, 下载次数: 92)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TrcYV5GQ.png (111.53 KB, 下载次数: 91)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73n1cgmA.png (96.86 KB, 下载次数: 84)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PE7qMqDa.png (115.67 KB, 下载次数: 78)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
请大家点评歌谱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沙发
发表于 2010-3-28 17:12:07 | 只看该作者

【网上资料转载】

 

这是一首特具四川山歌风格的优秀歌曲。它虽然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,但几十年来仍为人们所喜爱。原为表演唱,经中央广播合唱团改编后,又以无伴奏合唱形式出现。

 

歌曲以“好久没到这方来”为主线,歌唱了“这方”的巨大变化,表现了四川农村在党的领导下的飞速发展。歌曲以多种演唱形式和淳朴的四川山歌味,给我们塑造了四川农村的一幅美景。情、景交融,美不胜收。

 

歌曲由六个部分构成。五声g羽调式。第一部分开始,以女声“啊”的哼唱为引子,这声音似从远方高山飘来的一股山风,清澈、淳朴,把我们带进了四川的山乡;接着,男声为主的齐唱,给人们浑厚、舒展的感觉。第二部分,由一个转换乐句“咳”的长音和两个较长的乐句构成,音调提高了,节奏缩紧,速度加快,但紧接着的下句又回到原速,好像过了山岩后,“站在坡上”,凉风悠悠吹过来时,歌从心上而发的歌唱。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再现。以轮唱形式出现,似多方都在感叹、赞美。第四部分旋律来源于引子的材料,这段的速度较慢,一唱一和,十分形象和风趣。第五部分是合唱,旋律是第二部分的再现。第六部分旋律是第五部分旋律的变化重复,把音调推向最高潮,圆满地结束全曲。表现了乡亲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起了幸福的家园,也是歌者对乡亲们和家乡变化的由衷赞美。

 

茅地 (1928~)作曲家。成都人。1950年毕业于四川艺专。从事音乐创作及音乐研究和评论工作。曾任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艺术指导。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事。《工人音乐报》顾问。代表作有《伐林山歌》、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等。

 

【什么是无伴奏合唱?】

 

请看这里

 

 

 

 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-3-28 17:13:21编辑过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板凳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3-28 23:29:11 | 只看该作者
郝老师,您这么快就收集、编辑出这么详尽的关于歌曲及其曲作者以及《无伴奏合唱》知识的介绍资料,真是受益匪浅。郝老师辛苦了,谢谢您!歌谱的第一页未贴出,想必是问题很多吧?不急,等您空闲一点再赐教吧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地板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3-29 15:04:02 | 只看该作者

请大家点评:(万泉河水)

第一页已经出来了。哎哟!第二组声部忘了标注节拍号了,再仔细检查一遍,可能还有别的错误,一并修改。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
发表于 2010-3-29 16:16:18 | 只看该作者

修改意见:

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,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地方:

1、音符字号太大,可以缩小1个字号。

2、唱词中的语气词“也”应该选用带口字旁的“吔”。

3、最后两小节的延音线线型应该统一。

4、第一页最后一行男低音声部的哼鸣“嗯”,上方有了大连线,歌词后的点就是多余。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-3-29 17:11:31编辑过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
发表于 2010-3-29 16:43:30 | 只看该作者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3-31 21:28:42 | 只看该作者

      感谢谱友的热心点评!

      晓峰老师的几点意见已全部采纳实施。有一个小问题请教:多声部合唱谱由于声部结构不同或组数不同,从而导致各页面疏密程度不同,这时是否允许各页字号略有差别:仅选用相邻两种字号?例如在《好久没到这方来》歌谱中,原先(音符)第一页用的19字号 、另三页用的18字号,现分别减小了一号,即18和17两种字号。不知可否?如若不可,我再修改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六楼谱友提及“三连音和前面音符连线上面”是否再加第二层连线的问题,回答是否定的。我在制作歌谱《黄河颂》、《黄河怨》时就碰到过这个问题。下面贴出的是版主晓峰老师对《黄河颂》点评的相关问题,您看了就知道了。

 

      引用: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5、注意谱中前面是延音线,接着是三连音的地方,这里要先添加前面的延音线(用第一层连线)再添加三连音线,而延音线不用第二层连线添加。《黄河怨》也是一样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

 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8
发表于 2014-6-15 16:59:50 | 只看该作者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
发表于 2014-6-16 10:41:43 | 只看该作者
第一行,第四小节装饰音应用八分音符标记。根据《歌曲简谱记谱规格》,“一个装饰音一般用小号八分音符标于主音的左或右上角,如主音小于四分音符时,装饰音则用小号十六分音符标记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装饰音均用小号十六分音符标记。”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
发表于 2014-6-18 16:12:17 | 只看该作者
制作的很不错!赞!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谱谱风    

GMT+8, 2024-6-11 14:32 , Processed in 0.06621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